印度小伙來中國擺攤,5年後,坦言:來中國發展是我最正確的決定

  • 0 Views
  • 2022-11-30 18:08

“如果可以,我想把我的老婆和孩子都接到中國來,中國真的比印度好太多了。”

一個皮膚黑黝黝的大個子印度男人笑著說道。

這個印度男人叫拉姆,他沒什麼特別的,按他自己的話,他唯一的長處就是能吃苦耐勞。

但這個印度男人,2003年來到中國,2005年開始賺大錢,2008年回印度買了房子,娶了老婆。

他究竟是怎麼在中國賺大錢的?

後來他又是否把老婆和孩子都接到中國了?

“打工是賺不到大錢的”

拉姆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印度低種姓家庭,家裡並不富裕,而且還有著印度最普遍的特點,那就是人多,他有6個兄弟姐妹。

家裡窮,人又多,所以拉姆年紀輕輕就出來幹活了。

年紀小,乾的活卻不少,他在一個開飯店的叔叔家打下手,每天從早乾到晚,一個月到手也沒多少。

剛好夠溫飽餓不死的程度還累得慌,可這樣的日子就是絕大多數印度人的常態。

拉姆也想改變這個現狀,但他根本就沒有門路,也沒有多少錢,就只能這樣過著。

轉機發生在拉姆的朋友身上,他的朋友去中國打工了,回來辦事,找拉姆吃飯

拉姆的朋友早已今非昔比,單是衣著打扮,就明顯跟自己不一樣了。

拉姆看著自己鬆鬆垮垮不知洗了多少次的短袖,再看看朋友明顯還很新的棉質襯衫,還有脖子上的項鏈,心裡多少有點不自在。

明明大家起點都一樣,可如今對方卻已經把自己拋在了後面,這換誰都會覺得不開心的。

朋友在外面賺了不少錢,說話都有底氣很多,酒過三巡,酒量不濟的朋友已經醉了,他的手搭在拉姆的肩膀上,口齒有些不清楚地說著話。

朋友醉醺醺地說:“我的朋友,我跟你說啊,我在中國賺到錢了,在中國,工資比印度高多了,印度真的不是個賺錢的地方。”

朋友的話拉姆都聽進去了,他躺在自己的床上,開始想自己的未來。

他其實也不知道自己以後要乾什麼,每天都在又黑又髒的小廚房裡幹活,累就算了,工資還低。

如今朋友在中國賺到了錢,如果他也去中國,總不能會賺不到吧?

拉姆越想越覺得自己也應該去中國找機會。

拉姆並不是什麼特別聰明的人,但卻是個不願意輕易服輸的男人,朋友如今發展得那麼好,還不斷在他面前顯擺,他心裡就像有根刺,很難受。

不願服輸的拉姆最終做出了決定:我也去中國闖一闖吧。

做出這個決定後,拉姆開始跟朋友打聽去中國打工的事,所幸朋友雖然愛炫耀,但總歸還是個熱心腸的,幾乎是知無不言。

2003年11月,一切準備就緒的拉姆來到了中國重慶。

重慶市中國的一個大都市,拉姆在朋友的介紹下,在一家酒樓的廚房工作,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做一些印度菜。

剛開始,拉姆幾乎每天都待在廚房,基本上都不用跟人交流,每個月20號拿工資。

一年下來,拉姆也存到了一筆錢,這筆錢在印度可以說是比較多的。

但是在中國待了也有1年了,拉姆很清楚,這點錢在中國不算什麼。

拉姆明白了:打工是賺不到大錢的。

中國比印度發達得多,而且還發展得很快,拉姆認為,他不應該只局限在廚房,應該更多地去看看廚房外面的世界。

機遇往往都不是從天而降的,而是要自己去追尋的,深諳這點的拉姆在不上上班的日子里,開始在重慶這座城市到處逛。

重慶的發展遠遠超出了拉姆的想象,他過去曾經以為,中國跟印度其實相差並沒有很大。

但隨著對重慶的瞭解的加深,拉姆開始意識到,中國實際上真的比印度發達很多,而且中國的發展很快。

感覺中國真的是日新月異,而印度卻每天都一成不變。

這個認知一方面讓拉姆感慨印度不夠好,一方面又更加篤定,中國一定是一個能夠賺到錢的地方。

拉姆的主要觀察方向主要還是吃食方面,畢竟他除了做吃的,沒有別的手藝。

一次次觀察下來,拉姆開始意識到,他最喜歡的印度咖喱在中國並不受歡迎。

重慶的美食實在是太多了,印度那些偏甜口的食物並不合重慶人的胃口,關於這點,他在酒樓工作也有所察覺。

話雖如此,拉姆依舊還是有所收穫,那就是印度飛餅是所有印度美食中最受歡迎的。

在存了一筆錢後,拉姆決定開一家印度飛餅的店。

2005年,拉姆的飛餅店在一個蒼蠅巷子開張了,原以為自己的生意能非常火爆的拉姆被現實狠狠打了一巴掌。

拉姆的店幾乎是沒人光顧,第一天就只賣出去10多張餅,連水電費都沒能回本。

在那個時候,宣傳廣告之類的並不多,互聯網能夠給予的幫助也不大,要想打出名氣真的不容易,更多還是要靠人們口口相傳。

拉姆的店鋪沒幾個星期就倒閉了,他選擇了及時止損,但也並不意味他放棄了。

拉姆意識到,所謂的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對他的飛餅並不適用,他想要生意好,一定要找個人流量大的地方。

拉姆的運氣是極好的,那時候重慶正在規劃洋人街。

洋人街嘛,自然是希望能有更多外國人入駐開店之類的。拉姆就成為了其中之一,洋人街的負責人聯繫到了拉姆,拉姆欣然答應。

2006年4月,拉姆開始在洋人街擺攤賣印度飛餅。

洋人街的人流量一點都不虛,恰逢天氣也比較涼快,拉姆的飛餅賣得相當不錯。

蒸蒸日上的生意讓拉姆越發有信心,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賺到大錢,但與此同時,他開始意識到一個問題:語言不通。

語言不通是個大問題,中國跟印度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,不僅僅是語言存在障礙,就連用手勢比劃都存在不同。

拉姆意識到自己要趕緊學中文,然而他甚至還沒開始學中文,更大的問題卻先出現了。

“想要賺錢,一定要有絕招”

進入到6月後,天氣越來越熱,大熱天的,冰激凌果汁之類的開始成為洋人街游客的首選,很快,拉姆的飛餅店的生意一落千丈。

8月,拉姆的飛餅攤的生意又更差了,哪怕他每天起早貪黑起來擺攤,但依舊無法輓回生意的頹勢,每天都在虧本

天氣熱起來,製作飛餅的麵皮當天無法賣出去,那就必然會變質,接著就只能扔進垃圾桶。

短短兩個星期,拉姆虧了幾萬塊,他明白,這樣下去是不行的,他不能靠天氣吃飯。

拉姆的飛餅攤生意不好,他覺得天氣占了很大一個原因,但他也發現,有些賣烤串,賣重慶小面的攤子生意依舊不錯。

拉姆左思右想,沒能想出一個突破當前困境的辦法,乾脆直接暫停擺攤了,他決定回印度一趟

回到印度後,拉姆經常去一些賣小吃的地方看印度人是怎麼擺攤的。雖然中國也能看,但他賣的終究是印度小吃,最好能有點印度特色。

拉姆認為:想要賺錢,一定要有絕招。

但這個絕招,究竟是什麼?這讓拉姆始終找不到頭緒。

轉機出現在拉姆回到鄉下的那天。

那天天氣不大好,剛下完雨,路面很是泥濘,空氣中瀰漫著雨後的泥土味,還有牛糞的味道,同時還夾雜著飯香。

因為正好是飯點,所以村裡不少人家都在吃飯,不少人都選擇在屋子外面煮飯煮菜,所以味道在村子里瀰漫。

這一切拉姆早就已經習以為常,並不覺得有什麼奇怪的。

飯後,拉姆百無聊賴地在村子里到處走,走到田埂上,他的目光被一群小孩吸引了。

幾個孩子正在打泥巴仗,他們把稀爛的泥巴往對方身上砸,有些人為了增大砸中的面積,就把泥巴弄成餅狀,然後把泥巴餅飛出去。

拉姆瞪大眼睛看著這一幕,內心突然有了一個主意:飛餅飛餅,他為什麼不讓餅真的飛出去呢?

拉姆瞬間茅塞頓開,他終於明白了,這就是他想要的絕招!

他要讓他的飛餅真的飛起來!

那時候的印度飛餅,普遍最多也就稍微拋起來個二三十釐米,還有很多都是直接攤餅,沒有這個過程。

為了吸引更多客人,拉姆決定讓餅飛得更高,最好是能夠在空中迴旋轉回來那種。

拉姆花了大量時間來聯繫,剛開始那幾天,天天拋飛餅,不斷重覆一樣的動作,他的手臂都練疼了。

但他始終沒有放棄,依舊每天花大量時間來練習。

就這樣夜以繼日地練習了兩個月,拉姆終於成功了。

他拋出去的飛餅,最高能飛到3米多,然後再空中迴旋回來,雖然有一定的失敗率,但依舊是成功的次數更多。

拉姆帶著自己的絕招回到了重慶,重新支起了他的飛餅攤,10月的重慶依舊冒著熱氣,並不涼快。

重新擺攤第一天,拉姆僅僅一個上午,就把所有的餅都賣完了,原因自然是他的飛餅表演吸引了一群又一群的客人!

有人在拍照,有人在喝彩,拉姆在人們的註視下一次次拋出飛餅,他臉上帶著下,汗水從額頭滴下。

應接不暇的客人讓拉姆欣喜若狂,他知道,他的努力沒有白費。

在賣餅的同時,拉姆還在認真學習中文,他要確保自己能夠成功跟客人溝通。

中文的學習並不簡單,不過拉姆很認真,畢竟他還要跟中國人打交道。

拉姆首先學習的是數字還有問好之類的,學習的過程也不是那麼容易,畢竟拉姆是個沒怎麼讀過書的人。

但他怎麼說也是天天跟中國人相處的,所以久而久之,倒也還真的能夠說得有模有樣。

拉姆對洋人街非常熟悉,附近的很多商戶也都認識拉姆,提到拉姆,他們立馬就會想到,那個賣印度飛餅的印度人。

拉姆的印度飛餅真的很受歡迎,很多來重慶旅游的人,都會特地去他的攤子買飛餅,順便看看拉姆的飛餅表演。

也正因如此,拉姆的生意好極了,每天500張餅皮全都能夠賣出去,而且經常是一早上就賣光了。

很多人都覺得拉姆的表演很有意思,雖然偶爾也有飛餅掉在地上或砸到其他地方的情況,但還是讓人覺得很新鮮,很有意思。

再加上拉姆的印度飛餅味道本身也很不錯,所以他的生意完全可以用火爆來形容。

等到天氣徹底轉涼後,生意又更好了,拉姆乾脆又多開了一個攤。

再後來,拉姆又多了一個絕招,說是絕招,倒不如說是一種專門為重慶人準備的一種創新。

很多重慶人都離不開辣,所以拉姆全新研發了麻辣口味。

天氣一冷下來,吃點辣的,整個人都暖呼呼的,拉姆的麻辣口味飛餅同樣大受歡迎。

“想把老婆和孩子帶來中國”

2008年,拉姆來到中國的第五年,他也已經買了2年飛餅了,生意依舊很好,他說:“來中國發展是我最正確的決定。”

拉姆不止一次感慨,幸好來了中國,不然根本不可能賺到那麼多錢。

拉姆不僅自己在擺攤,他還雇佣了一些同樣從印度來的人給他打工,所以賺到的錢又更多了。

這時候的拉姆,已經成功在中國年入百萬了,是真的富有了,要知道,他也才24歲。

24歲的拉姆成功在中國闖出了一片天,他興奮又自豪,在他看來,中國的錢真的比印度好賺,中國人很好,很善良。

有人問拉姆,說:“你喜不喜歡中國?”

拉姆笑得異常開心,他說:“喜歡!我喜歡中國!非常非常喜歡!說實話我已經不想離開中國了,中國太好了!”

話雖如此,拉姆還是挑了個時間回到了印度。

回到印度後,拉姆用自己在中國賺的錢成功在城區買了房,把住在貧民窟的父母接了進去。

此外拉姆還在父母的介紹下,娶了一個聽話又溫柔的妻子。

其實拉姆在中國也不是沒有想過找女朋友,娶個中國老婆。

但拉姆終究還是覺得,還是娶個印度女人比較好,畢竟不同國家意味著很多方面都存在不同。

與其花大把時間去磨合,倒不如娶一個跟自己來自同一個國家的。

而且印度的姑娘普遍都很聽老公的話,大多都會選擇在家當家庭主婦,這點對拉姆來說還是很重要的。

拉姆成功娶妻買房後,他依舊選擇回到中國繼續擺攤,不過不時會回印度看看妻子。

2009年,拉姆的第一個孩子在印度出生,是個女兒,2011年,拉姆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兒子。

這時候的拉姆在中國賺到了不少錢,他琢磨著想要妻子和孩子們也接到中國來。

拉姆也有想過接妻兒來中國跟自己一起生活,但又覺得不大實際,畢竟中印差別還是挺大的,而且父母也需要人照顧。

拉姆便作罷,不過他還是把妻兒接到中國玩了一段時間。

為了讓孩子們以後能夠來中國發展,拉姆還讓孩子們打小就開始學中文,他有預感,中國將來一定能夠發展得更好。

拉姆甚至還沒有30歲,就已經有房有車還有存款,娶了老婆有了孩子,他覺得自己真的太幸福了。

他靠自己的絕招賺到錢的同時,也在不斷思考進一步創新,他很清楚,絕招能夠吸引客人,但餅好不好吃,也非常重要。

Related Post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